

医疗科技
Medical Technology
-
研究人员通过血检诊断胃肠道癌
2019-05-16德国研究人员9月21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套血检新方法,可以帮助诊断是否患了胃肠道癌,同时还可预测癌细胞是否会发生转移。
阅读详情
德国沙里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当天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欧洲癌症会议上报告说,S100A4信使核糖核酸可以使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增强。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是否含有较高水平的这种信使核糖核酸,就可以诊断是否患了胃肠道癌。
研究人员收集了185名结肠癌患者、190名直肠癌患者和91名胃癌患者的血样,并与51名正常人的血样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S100A4信使核糖核酸在上述癌症患者体内存在的水平要远远高于正常人。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S100A4水平偏高的癌症患者其癌细胞更容易发生转移。
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研究能否通过改变S100A4在血液中的水平,减少癌细胞在体内转移的机会,从而提高胃肠道癌症患者的存活率。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肿瘤根治性切除和微创观念的完美结合
2019-03-13胃癌的根治性手术是指将原发肿瘤连同转移淋巴结及肿瘤周围受累浸润的组织一次切除,在解剖学上或病理学角度无肿瘤残存,从而有可能治愈肿瘤的手术。
阅读详情
在临床上,按照肿瘤根治的彻底性分为绝对根治术和相对根治术两种,以早中期胃癌为例,前者是指术后病理证实,如第一站淋巴结有转移,手术超越此站,做包括第二站淋巴结的清除术(D2),D>N。而相对根治术是指淋巴结清扫,仅至已有转移的站别,而没能超越此站。严格地说,已有浆膜侵犯的胃癌,由于腹腔内已有肿瘤细胞逸出种植的可能,因此即使施以根治术,也只能是相对根治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以及外科医生对微创理念认识的加深,腹腔镜技术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已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而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也已成为近年来胃肠外科医生探索和讨论的热点问题。由于胃癌根治性手术的专业性较强以及腹腔镜技术应用的技术难度较大,所以,目前国内外胃肠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的应用方面仍然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 我们科室从2008年开始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已经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的胃癌根治手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概念,准确地说就是应用腹腔镜技术来完成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它是外科医生将一种新技术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结合的产物。而根据腹腔镜技术应用的不同特点和方法,又可以分为完全腹腔镜下胃癌手术、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手术和手助腹腔镜下胃癌手术(HALS)等3种术式。经过10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外一科应用最多的是腹腔镜辅助下的胃癌手术,它充分体现了微创的优越性和胃癌根治手术的有效性。
对于熟练的腹腔镜外科医生来说,在腹腔镜下,手术野被放大10倍左右,术者能清晰的观察到组织的细微结构,对于淋巴结的清扫和手术创伤的控制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由于腹腔镜手术微创的特点,手术对病人机体的打击减少到了最小,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远期疗效都达到或超越了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肿瘤根治性切除和微创观念的完美结合,将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
T.S.T——痔疮微创手术的新突破
2018-01-25T.S.T技术,就是用吻合器代替传统手工切除治疗直肠疾病的技术,是PPH技术的一种改良,全称是“开环式微创痔上粘膜切除吻合术”,是利用开环式微创
阅读详情
痔吻合器(Tissue-Seleting Therepy stapler)进行治疗的一种手术方式,简称T.S.T手术。
与PPH手术相比,TST手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TST手术运用特制的肛门镜形成不同的开环式的窗口,只暴露有痔区的黏膜,针对性更强;
2、TST手术采用分段切除吻合的方法。可以间断保留直肠粘膜,可有效预防手术后的吻合口狭窄;
3、TST手术植入的钛钉的数量少,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后钛钉引起的肛门不适感。
TST手术遵循了人体痔的形成机制,依照痔的生理、病理结构设计而成,旨在纠正痔的病理生理性改变,而非将肛垫全部切除,保留了正常的肛垫及粘膜桥,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更好地保留肛门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使痔手术达到更加微创化。
TST手术是以中医的“分段齿形结扎术”为理论基础,发挥其合理的保留皮桥、粘膜桥的部位和数量以及结扎区呈齿形分布这一优点,结合PPH手术使用吻合器切除下移肛垫上方黏膜、黏膜下组织,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于肛肠外科微创治疗痔病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TST手术最大地保留肛管直肠齿状线附近粘膜桥及肛垫的完整性,保留正常粘膜桥,最大限度地维护肛门的精细感觉和收缩功能。
TST手术可以根据痔核的数量和大小,调节痔上黏膜切除范围,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TST手术是痔疮微创方法的继续和延伸,具有创伤更小、疼痛更轻、出血更少、恢复更快的特点,具有手术后并发症更少、复发率更低的优势。 -
直肠癌保肛新术式--APPEAR手术简介
2018-01-25近二十年来,直肠癌外科治疗中取得最大的进展之一,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证实了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由于手术技术及手术器械的提高和发展,直肠癌术中保留肛门的比例得以很大的提高。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仍是目前外科治疗上的难点和热点之一。
阅读详情
低位直肠癌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特殊的淋巴回流途径以及同生殖泌尿器官特殊的比邻关系,使保肛手术无论在手术指征还是手术技术难度上均有别于上段直肠癌。20世纪的50~60年代,低位直肠癌采用的保肛手术如Bacon术、Turnbull术等由于术后肛门功能大多不尽如人意,现基本已被摒弃。虽说双吻合器的使用给低位直肠癌患者创造了更多的保留肛门的机会,但由于目前设计的双吻合器尚未达到完美的程度,在对男性或骨盆狭窄以及肥胖患者术中,闭合器难以在盆底肌平面切断闭合直肠,因此这部分距肛缘5~6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常规途径难以借助双吻合器技术来达到保肛的目的。
近年来,在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中开展了Parks手术(经腹直肠癌切除、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和经括约肌间直肠癌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等保肛手术。但中长期的疗效表明,这两种手术仍不能解决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和局部肿瘤复发率偏高的两大难题。术后24%的病人有肛门失禁,58.8%者有便急感;肿瘤局部复发率为0~30%,平均约为10%。
2008年5月英国皇家伦敦医院外科医师Norman S Williams 报道了这种全新的APPEAR手术,并总结了14例的初步经验。该术式的腹部操作部分同普通的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将直肠分离到盆底后主刀医师转至会阴部。在阴囊(或阴道)与肛门缘之间做一凸出的新月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后分离直肠尿道肌,沿直肠尿道前列腺之间(或阴道后壁)向盆腔分离。腹组医师用手指将一侧直肠旁顶起以助分离。然后以同法分离另一侧。最后分离直肠前壁并同盆腔手术会合。从前会阴切口将已游离的结直肠从盆腔拖出。在体外用闭合器切断闭合。采用双吻合技术,将直肠残端或肛管同近端结肠吻合。
同传统的保肛手术相比,APPEAR手术具有以下优点:
1、所有操作均可在显露良好的术野中直视下进行;
2、可以游离出平均长约3cm的被盆底肌和耻骨直肠肌包裹的以往手术无法显露的下端直肠,从而为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3、允许使用吻合器行直肠或肛管同结肠的吻合;
4、初步研究结果显示APPEAR手术后的肛门功能优于ISR等保肛手术。
APPEAR手术难度大,国外仅Norman S Williams本人1篇文献报道,国内尚未见其他文献报道。我们成功地为30余例原本无法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了APPEAR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充分体现我院在该方面的领先水平。我们开拓性的临床实践证明:APPEAR手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保肛术式可用于按常规方法无法保肛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国内外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另辟蹊径。

联系我们
销售热线:0519-89881881
传真号码:0519-89881862
电子信箱:reable@reablemed.com
公司总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天山路20号
公司网址:http://www.reablemed.com

产品及解决方案